《遇見》|真正厲害的人,都擁有深度沉浸的能力

第900夜|陪伴曲《追風吧》
所謂深度沉浸,,是指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能主動屏蔽干擾,選擇需要的信息并沉浸其中,,讓自己的情緒和能力經常處于平和與高效的狀態(tài),。也正是擁有了這種底層行為模式,,這樣的人做起事來就會更專注,更高效,,也更容易達成所愿,。
《莊子·達生》中有一個“佝僂承蜩”的故事。
孔子到楚國去,,穿過一片樹林,,看見一個駝背的老人在用竿子粘蟬,就好像用手在地上撿東西那樣容易,。
孔子說:“你真是靈巧?。∮惺裁丛E竅嗎,?”
駝背老人說:“我練習在竿頭上累疊粘丸,。累疊兩個粘丸而不掉下來,粘蟬時失手的情況就很少了,,累疊三個粘丸而不掉下來,,粘蟬十次失手不會超過一次;累疊五個粘丸而不掉下來,,粘蟬就像用手在地上撿東西一樣容易,。天地雖然很大,萬物雖然很多,,但是我心中只有蟬的翅膀,。我站著一動不動,眼睛不東張西望,,不因為其他的任何東西而轉移我對蟬翼的注意,,怎么會捕不到蟬呢?”
孔子轉身對弟子們說:“運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說的就是這位駝背的老人吧!”
有道是:心無旁騖,,萬事可破,。
真正厲害的人,不是什么都懂,,而是心無二用,,認準一個目標,然后像釘釘子一樣,,一點點鉆下去,,做深做透。
無論身處什么行業(yè),何種崗位,,只有那些愿意一門心思磨煉自己,,持之以恒深度沉浸自己的人,才能乘風破浪,,行穩(wěn)致遠,。
如果你也希望自己從人群中脫穎而出,有所成就,,就一定要刻意磨煉這種品質,,或許這就是金鑰匙。
要想擁有深度沉浸的能力,,就需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幸運的是,《刻意練習》這本書給了我們大致的答案,。
一是有定義明確的目標,。
目標越明確,注意力和感知精度就會越高,,精力越集中,,技能越精進。
二是練習時極度專注,。
只有極度專注,,才能不斷發(fā)現(xiàn)技巧上的微妙差異,精力越集中,,感知越細微,。極度專注不僅是學習的關鍵,也是靈感的來源,。
三是能獲得有效地反饋,。
有效的反饋,能幫助我們識別自己在哪方面還存在不足,,以及為什么存在不足,;缺少反饋,則既容易出錯,,又容易走神,。
四是始終在拉伸區(qū)練習。
一味重復已經掌握的事情沒有意義,,但挑戰(zhàn)太難的任務也會讓自己感到挫敗,二者都無法讓人進入沉浸狀態(tài),,好的做法應該是介于二者之間,。
“沉浸自若,才能邂逅美好”。
生活總是喜歡那些努力又專心致志的人,,人一旦學會了心無旁騖,,專心致志,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成功離自己并不遙遠,。

?
shubaowenzhai|作者:摘星樓主
《遇見》欄目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