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平也:山鄉(xiāng)革命先驅
樓平也(1902—1943),,乳名樓關堂,,又名樓兵哥、樓雨清、樓病俠,、樓平快、樓步箏等,,出生于浙江蕭山樓塔直塢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庭,,自幼天資聰穎,讀書勤勉,。
1918年,,16歲的樓平也隨父樓禮豐來到臨安山川(現(xiàn)屬安吉縣)。其父在紙廠打工,,樓平也先在沈子球家里做家塾教師,,后去山川北弄小學任教。
1928年春,,樓平也在山川趙家堂由沈子球(時任共青團臨安特支書記)介紹發(fā)展為共青團員,。從此,樓平也投身于革命事業(yè),,與沈子球等人一起,,開展團的工作,先后在余杭太平鄉(xiāng),、山川,、孝豐港口發(fā)展了一批共青團員,他們經(jīng)常深夜在山岙里開會,,給大家講:我們要團結起來,,打倒三大敵人,今后會有前途的,。
1929年初,,共青團臨安臨時縣委改稱為共青團余(杭)臨(安)孝(豐)邊區(qū)委員會。樓平也任區(qū)委委員,,負責赤衛(wèi)隊武裝工作,。當時,,浙江省委派沈子球前往孝豐任共青團縣委書記,樓平也隨其來到孝豐,,任共青團縣委委員,,兼任武運部部長。4月初,,沈子球等6人在孝豐城內被捕,。孝豐地下黨(團)組織被破壞。樓平也一邊尋找組織,,一邊隱蔽斗爭,。
1933年4月,樓平也家已搬至山河石毛塢,。一天晚上,,已經(jīng)入睡的樓平也突然被外面的異響吵醒。當他起床走到堂屋時,,門外已站著很多人,,一部分人已蜂擁而入。樓平也心知有異,,但仍鎮(zhèn)定自若,,其中一人盤問他時,他只是橫眉冷對,,默不作答,。入室搜查的人,如狼似虎,,但一無所獲,。接著,他們就將樓平也押送到孝豐縣政府,,未幾又押往浙江陸軍監(jiān)獄,。
在浙江陸軍監(jiān)獄的兩年,樓平也多次遭受拷打,,但堅貞不屈,,始終沒有承認自己的身份。樓平也被捕后,,其父懇求蕭山的同族人、國民黨省府秘書樓永三相救,。隨后,,由樓永三出面從中斡旋,樓平也于1935年4月被保釋出獄,。樓平也回到家時,,家中已斷糧乏鹽,以野草、樹皮充饑度日幾個月,,年僅5歲的二女兒被活活餓死,,老父親也憂傷成疾。
虎瘦雄心在,。牢獄的折磨,,家庭的窘迫,親友的勸阻,,并沒有讓樓平也在革命征途上徘徊和止步,。當其內弟謝炳璋跟他說:“算了吧,再弄下去,,你的命也要送掉了,。”樓平也坦然一笑,,堅定地回答道:“我要弄到底,,我相信你們將來一定能夠住到洋房的?!?/p>
1935年下半年,,樓平也由地下黨員顧云卿介紹到港口銀坊教書。1936年他到龍王創(chuàng)辦了培英小學,,自任校長兼教師,。學生免收學費、書費,,還發(fā)給本子和鉛筆,。
1936年的一天,紅軍皖浙贛獨立團一部從安徽寧國轉戰(zhàn)到上墅郎村宿營,。樓平也獲悉這個消息后,,翌日一早就站在學校門口,等待紅軍到來,,他對身旁的楊關傳說:“自己的隊伍來了,,快去燒茶”。樓平也向紅軍的一位領導輕輕地說了幾句話,,取出幾張紙條給對方看,。隨即,那位領導和他握手言談,,十分親切,。臨別時他將一張地圖贈給紅軍領導,并與共青團員鐘馬前一起將紅軍送至董嶺,。
1938年,,樓平也在龍王組織孝豐縣造紙業(yè)工會,,自任工會的常務理事委員長,多次組織工人罷工,,要紙廠老板增加工資,。與此同時,他還籌辦紙廠,,想方設法讓當?shù)乇iL,、地主入股,把當?shù)厍嗄晡者M去當工人,。這樣,,村里的青年人免受抓丁拉夫之苦。龍王的紙廠老板們因工人屢次罷工,,對樓平也恨之入骨,,曾聯(lián)合簽名,以莫須有的十大“罪狀”到反動當局告發(fā)他,。工人們知道后就團結起來保護他,,當局感到事情棘手,只好不了了之,。
全面抗日戰(zhàn)爭期間,,紙廠工人生活十分艱難,樓平也為了解決工人生計問題,,組織了一支有100余人參加的抗日運輸隊,。后因日軍的侵擾,路被封鎖,,運輸隊被迫解散,。
1942年,孝豐縣鄉(xiāng)紳王立三在孝豐南門外費家灘開了一家紙業(yè)社,,盤剝工人,。樓平也為了保障工人利益,就在附近的獅古橋也籌建了一家紙業(yè)社,,和王立三的紙業(yè)社唱對臺戲,。1943年,余杭的黃湖至孝豐一線,,由國民黨第六十二師駐防,,封鎖正常往來和商賈活動,造成龍王一帶的紙張無法運銷外地,,紙廠被迫關閉,,工人生活無著。大家找到樓平也,,請他想辦法解決,,樓平也毅然決定偕工人董其慶前往黃湖。誰料當晚在第六十二師駐地,,他突然患疾,,且病勢沉重,次日抬回山河,,經(jīng)多方診治無效,,與世長辭。
孝豐鎮(zhèn)今貌
樓平也謝世后,,留下老小七口,,最小的幼兒僅8個月。一個山鄉(xiāng)革命者,,為了共產(chǎn)主義必勝的信念,,他始終堅守著自己的信仰,堅守著對黨的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