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之聲 · 關(guān)注 | 2000年前,,古人是這樣擼串的??
近日,,寒潮來襲
多地“蹦極式降溫”
在寒冷的冬日
很多人都會來一頓
熱氣騰騰、滋滋冒油的烤串
其實,,烤串不僅是當(dāng)代不少人的最愛
早在2000年前
古人就已經(jīng)將烤串“玩出了花”
陶灶彩繪上的三位女廚
一位正在烤肉串
一位在切肉塊
另一位正往扦子上穿肉
三人分工明確、全神貫注
陶灶是漢代墓葬里
較為典型的隨葬品
漢代隨葬品主要用于
還原逝者生前的日常
顯然擼串直接影響
漢代達官貴人們幸福感
古人對擼串有多愛,?
大約60萬年前
北京猿人便開始吃燒烤
孟子曾經(jīng)曰過:“膾炙哉,!”
因此才有了成語“膾炙人口”
“人人都愛吃切成小塊的烤肉”
《禮記》載:“炙,,貫之火上也”
意思是說
將肉穿在棍狀實物上
不停轉(zhuǎn)動可以遍烤
這應(yīng)該就是古代烤肉串的原型
帝王和神仙
誰更愛擼串?
春秋戰(zhàn)國時期
燒烤是祭祀的供品
更是貴族階層最愛的高級料理
秦漢以后
燒烤開始大量流行
漢高祖劉邦“常以燒烤鹿肝生肚下酒”
可見連帝王之尊也需要擼串來治愈
烤串技術(shù)在漢晉時期不斷發(fā)揚光大
逐漸成為美食界的“頂流”
漢代甚至刻畫了
用烤肉串供奉西王母的圖像
“烤串”也有學(xué)術(shù)專著,?
《齊民要術(shù)》“炙法”篇記載了
烤肉串,、烤肝串
烤丸子串的主料如何選擇
腌漬調(diào)料怎樣組配
古人不僅擼遍豬牛羊
就連鴨鵝鹿也不放過
甚至專門強調(diào)
鴨要選“肥鴨”、鵝則選“極肥子鵝”
擼串之風(fēng)貫穿整個漢晉南北朝
及至隋唐
擼串兒的網(wǎng)紅熱浪才終于逐漸退去
陶灶究竟出身幾何,?
陶灶的發(fā)現(xiàn)地河北省蔚(音yù)縣
古稱蔚州
更早則有另一個名字——“代”
仰韶文化,、紅山文化和河套文化在此匯聚
農(nóng)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在這里沖突交融
蔚縣因此被稱為“中華文明三岔口”
蔚縣有多達22處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被譽為“地上博物館”
蔚州博物館
擁有一萬多件館藏
是全國縣級博物館中
當(dāng)仁不讓的“王者”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ID:cctvnewscenter)